【資安專欄】防駭小撇步


撰文\電算中心資訊網路組 張力允組長


更新日期:2025-03-28 Friday
點閱次數:63



各式各樣的詐騙手法,讓民眾防不慎防,只要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帳號被盜用,或財物損失,令民眾不勝其擾,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最新統計資料,全臺灣在114/03/16 ~ 114/03/22這一整周的時間,總共被騙走18億3980萬元,與上周114/03/09 ~ 114/03/15相比,多了將近4億元,依本周(114/03/16 ~ 114/03/22)受理的詐騙案件共計3,917件,其中以「假投資詐騙」居冠,其次是「網路購物詐騙」,第三名是「假買家騙賣家詐騙」,由上述數據可見,詐騙內容不外乎與財務息息相關。


針對上述三個常見的詐騙手法,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一下破解戰術,讓民眾們可以快速反應得知,這是詐騙,千萬不要相信。


假投資詐騙,這類的詐騙話術不外乎下面幾種:

1、假冒失聯許久的友人突然與您聯繫,要請一起投資。

2、加入假投資公司成立的LINE群組。

3、引誘面交資金,營造獲利假象。

4、慫恿巨額投資或用不動產抵押貸款,進行加碼投資。


內政部警政署分享此類防詐小撇步:

1、投資,請循合法管道,例如銀行或券商,才有保障。

2、聽到穩賺不賠、到府收款,一定是詐騙。

3、有投資相關文件疑慮,請洽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查證。

4、有任何詐騙疑慮,請撥打165諮詢。


網路購物詐騙,這類的詐騙話術不外乎下面幾種:

1、在社群群組上張貼出售熱門演唱會門票廣告。

2、扮演黃牛,加點票價,出售票券。

3、匯款至假帳戶。

4、待詐騙集團收到款項後,拒絕出貨及聯繫。


內政部警政署分享此類防詐小撇步:

1、網路交易,請循合法第三方平台,才有保證。

2、網路交易,應貨到付款。


假買家騙賣家詐騙,這類的詐騙話術不外乎下面幾種:

1、社群媒體表現對特定商品的興趣,並要求在7-11賣貨便交易。

2、假借7-11賣貨便帳戶問題,提供假連結要您與客服聯繫。

3、客服假姐金流認證問題,誘使民眾在網銀或ATM上輸入詐騙銀行帳號,導致將匯項匯給詐騙集團。


內政部警政署分享此類防詐小撇步:

1、網路交易,卻要操作網銀或ATM,一定是詐騙。

2、不要點擊陌生人提供的客服連結。

3、欲聯繫交易平台客服,應使用平台官網上的客服資訊。


針對上述不同類型的詐騙型態,警政署也提醒大家,只要聽到「穩賺不賠、到府收款」這八個字,一定是詐騙,請民眾一定要特別小心。


Reference: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50323/2930178.htm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JPMrM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