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護揪課學習熱潮 榮獲通識績優學校


撰文\通識教育中心


更新日期:2025-03-31 Monday
點閱次數:46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發不同領域「微學分」課程,提供多元且彈性之自主學習機會,課程領域達數十種,每年皆吸引破千人次搶課熱潮,60門以上開課成功,學生可以透過「揪課」平台提出需求「開團課」等多項課程亮點,獲教育部「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訪視肯定為績優學校。


▲ 曾育裕主任分享「穩定中求發展之北護通識」。


教育部為提升大專校院對通識教育的重視與關注,特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與全國12所大學近20位老師組成「提升大學通識教育計畫」,英文名為 Initiating General Education Renaissance(簡稱iGER計畫)。兩年多以來,計畫團隊協同諮詢委員走訪全國各大專校院達40所,與各校進行推動通識教育的經驗交流,對北護大通識教育中心與時俱進的改革經驗,給與肯定。爰此,iGER團隊於114年3月25日舉辦「分區諮詢服務座談會」中邀請北護大曾育裕主任分享推動通識教育的經驗,現場提供典範教學觀摩、連結相關資源開放共享,以促成各校通識教育之優化與共好。


曾育裕主任表示,北護大由國立台北護專、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改制而來,迄今校史已經77年。隨著學校之演進,原護理專科及學院初期的共同科亦隨之改制為通識教育中心,除擴充使用空間並新增藝術、音樂及語言教室,113年亦由二級單位升格為一級學術單位。


▲ 北護大2024年國文組教學成果展。


北護大為培養同學對於經典藝文作品的欣賞興趣,並進一步深化人文素養,國文組每年皆開設主題多元的課程(如:中國詩詞欣賞、中文現代詩賞析與習作、應用文等課程),內容精彩而且各具特色,同學可依個別興趣修習符合自己需求的語文類課程,多元活潑深受喜愛。


在教師帶領下,讓學生透過跨域課程,以團隊合作、系統思考、規劃執行等方式,培養自主學習、社會參與、溝通表達各方面之素養能力。為鼓勵學生發揮跳躍創新思維、跨域合作配合課程內

容,每年舉辦「護理健康程式素養APP創意競賽」,以培養學生運用手機應用程式,以現有資訊能力,激發學生創意、創新思維,同時增進學生對健康產業需求之洞悉能力。


▲ 北護大2024年護理健康程式素養APP創意競賽。


各教學組較值得推介者包括英文組學生畢業門檻由初級英檢提升為中級英檢,北護大英文多益成績高於科大平均,109-112學年度全校多益平均成績上升34分。國文組推動學生中文能力檢測並逐年提升通過比率,每年跨校之中文寫作教學工作坊舉辦超過10年,成為北區大專院校國語文界之盛事。自然科學組著重程式語言能力之提升,人文法政組看重法律素養養成。未來將與時俱進在穩定中求發展,並以『通識專業化、專業通識化』為追求目標。


▲ 北護大2024年英文組全英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