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講座】賴友梅講師暢談「情感教育及人際互動」


撰文、攝影\教務處學術服務組 林帛箴專員


更新日期:2025-04-30 Wednesday
點閱次數:141


「為什麼女生頭髮要剪這麼短?」講座開場,賴友梅講師分享親身經歷:某日搭車時,司機見到她的短髮脫口而出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性別刻板印象立即引發全場師生共鳴。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於114年4月29日,在教學大樓G310教室舉辦性別平等教育講座,活動由教務處教學發展組主辦,特別邀請到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講師-賴友梅執行長,以「情感教育及人際互動」主題進行精彩演講,透過各式案例來探討尊重性別平等與多元共融的重要性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講師-賴友梅執行長主講性別平等議題。


講座中,賴講師以「同酬日」概念說明性別薪資差距。例如2025年的同酬日為「2月27日」,意味著女性要額外比男性多做58天,才能達到全年相同薪資。因每年同酬日為浮動日期,若日期提前則顯示男女薪資差距縮小,數據反映出台灣在性別平權之路仍有進步空間。


賴講師舉例男性自殺死亡率是女性的1.8倍,直指傳統性別框架對男性的壓迫。社會往往期待男性成為家庭的支柱,「男人要扛起一切」「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念,卻鮮少被允許表達脆弱或尋求協助,心理健康危機便可能悄然累積,凸顯性別刻板印象也對男性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 賴友梅講師以分享案例和互動討論方式探討性別平等議題。


賴講師也在講座中分享一支泰國影片,描述兩位女實習生原本關係緊張,卻因共同面對前輩的性別歧視玩笑(如針對生理期的言語騷擾),而站在同一陣線。片中情節引人深思,賴講師也引導與會者思考當遭遇職場騷擾時會如何反應,並指出不能只依賴受害者自行申訴。根據勞動部估計,每年約有25萬人遭遇職場性騷擾,然而有多達70、80%的受害者選擇不申訴。雖然新修法強化了雇主與管理階層的責任,但若社會普遍仍抱持「事不關己」的心態,將可能延續性騷擾文化與結構性問題。


這場持續一個半小時的性平講座在熱烈氛圍中圓滿結束,賴講師透過分享案例和互動討論等方式,激發了北護大師生對於性別議題的思考與啟發,更凝聚大家對性別多元共融的共同追求,為這場講座活動留下深刻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