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專欄】新型態之網路詐騙
撰文\電算中心資訊網路組 張力允組長
更新日期:2025-10-29 Wednesday
點閱次數:25

科技快速升級,再加上社群媒體之滲透性,加速跨國通訊與金融交易環境流通率,也因為如此,詐騙手法亦同步升級,近期利用 AI深度偽造(deepfake)、加密貨幣資金騙局、跨境網路詐騙等,讓不少國家帶來重大損失。
根據2025年10月美國財政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列入制裁的公告名單(SDN),其中包括3名臺灣人士以及9間在臺註冊企業,已被美國聯邦法院在紐約布魯克林提出起訴,罪名包含:詐騙、洗錢、強迫勞動詐騙營地,案例指出,詐騙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並透過虛構投資、誘騙勞工、透過跨境資金流方式,將資金轉移,屬於非常典型的跨國詐騙暨強迫勞動之手法。
根據報導指出,臺灣自2025年9月21日~ 2025年9月27日1週內,詐騙損失金額達新臺幣17.5億元,詐騙集團會對買家聲稱付款失敗,要求買家與賣家客服人員聯絡,再加上現在利用AI生成聲音假冒客服人員,更難辨識是不是您認識的人,應用這類技術交疊進行詐騙金額已達數億美元。
現今的詐騙已非傳統手法來進行,純粹以電話方式進行,除了結合技術、金融交易、社群網站社交工程、跨國交易等,詐騙案例倍增、金額損失也不斷提高,政府、企業及每個人均應同步升級防範策略,雖然科技已成為詐騙武器,反之也是防禦的工具,面對外來日新月異的挑戰,可以應用大數據分析、自動化偵測等技術,來提升防禦,降低詐騙風險。
Reference:
1.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25/10/16/2003845551
2. https://www.taiwannews.com.tw/news/6209740?utm_source=chatgp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