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姐姐知心時間】理想中的自己,為什麼這麼遙遠呢?


撰文\學務處學輔中心 橘姐姐


更新日期:2025-10-29 Wednesday
點閱次數:27



To橘姐姐:


不曉得你有沒有過追求一個目標的經驗呢?我最近加入了新社團,找到新的興趣,也學了不少新技能,讓我覺得很開心。不過最近開始覺得有點無力,雖然知道自己一直在進步,但好像離理想中的樣子還有一段距離。漸漸地,我也覺得壓力變大了,我想要達成的目標,好像越來越遠。橘姐姐,這樣的狀態會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最後我會不會就做不到呢?

小宇


DEAR小宇


首先,橘姐姐要恭喜你正式的成為大學新鮮人!邁向新的階段,想要做出改變,卻又感到緊張、擔心,期待又怕受傷害,橘姐姐也曾有這樣的經驗喔~


你提到的這種感覺,其實很多人在努力學習或追求夢想時都會有喔!當我們越投入、越喜歡一件事情時,反而會更看見自己的不足,也更希望自己能再好一點。這其實代表——你真的在成長!


你信裡說的狀態,可以用心理學家 Edward T. Higgins 提出的「自我差異理論」來理解。這個理論把「自己」分成「真實我」、「理想我」、「應然我」三個面向,每個面向都有不同的涵義:


真實我(actual self):來自於你對自己的認識,包含你已知的個人特質、專長、才能、信念、價值觀等。小宇對於自己目前學會哪些技能,能做到什麼,這就是對「真實我」的認識。


.理想我(ideal self):你理想中,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達成的目標,或是想要做到的事情。小宇雖然不太清楚,但是你心中設定的目標,想像的自己,都屬於「理想我」的範疇喔!


.應然我(ought self):你認為自己應該要做到的事情,也可能來自他人要求,如:道德的約束、社會角色的責任和義務、家人對你的期待等。


當「真實我」和「理想我」、「應然我」之間出現落差時,我們常會感到焦慮、不安、也可能會開始自我懷疑、失去信心。面對這些感受、想法時,的確會讓人無力、沮喪,又或者出現了想要放棄的念頭。這些情緒其實是自然的,它提醒我們:你正在努力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當感到疲憊時,先允許自己停下來休息,調整自己的步調、心情後,再繼續前進,有時候,放慢腳步、整理心情、觀察自己新的變化,反而能讓你找到新的方向或靈感。你也可以參考他人成功的經驗,試著用不同方式去接近目標,相信你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步調!


如果覺得壓力太大,或想更深入聊聊這些感受,也歡迎你到學輔中心找老師們談談喔~希望你能帶著好奇與勇氣,一步步靠近理想的自己。即使有時候感到迷惘,也別忘了: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不放棄,都是成長的證明。


請相信,你正走在變得更好的路上!加油,小宇


祝福一切順心!

橘姐姐


北護諮商關懷系統掃這裡:


十月份橘姐姐知心時間 有獎徵答表單:


https://forms.gle/ZrW1U9NPaaywUCX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