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系列】多元學習.文化共享-
原住民族祈福祭儀暨共享之禮
撰文\學務處 張雅芳
攝影\原資中心 黃孟捷
更新日期:2025-10-31 Friday
點閱次數:41
在歡慶 114 學年度78週年校慶的喜悅氛圍中,本校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原住民文化交流社共同舉辦「原住民族祈福祭儀暨共享之禮」活動,將原住民族對天地、祖靈與族群的感恩之心融入校園慶典,為熱鬧的校慶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蘊。
活動開始,由太魯閣族連城耆老領祭,吳淑芳校長、黃俊清副校長、王采芷副校長、盧玉嬴研發長、宋貞儀學務長及多位行政長官皆親自參與。隨著耆老緩步引領,眾人循著祭儀動線繞行會場一圈,象徵對土地的尊敬與感謝,也寓意學校與族群間共生共榮的關係。當祭品烤豬莊嚴地陳列於祭桌中央,耆老以原住民族語祈福,祝禱學校校運昌隆、師生平安健康、學子學業進步。整場儀式不僅莊嚴而溫馨,也讓在場師生體驗到原住民族文化中「敬天愛地、感恩共享」的精神。

▲ 原住民族祈福祭儀暨共享之禮活動合影。前排左至右:盧玉嬴研發長、王采芷副校長、吳淑芳校長、太魯閣族連城耆老、黃俊清副校長、宋貞儀學務長


▲ 耆老領祭,引領眾人體驗敬天愛地、感恩共享的精神。
活動間,會場出現了一段溫馨的小插曲。幾位外籍學生在校慶活動中首次親眼看到原住民族傳統的烤豬祭品,驚訝又好奇地駐足觀賞。原住民文化交流社的同學隨即以英文向他們解說祭品與祈福儀式的文化意涵,介紹豬在原住民族社會中象徵感恩與團結的角色。外籍生們頻頻點頭,表示這樣的體驗「非常特別、也十分感動」,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得的文化時刻。這段跨文化的互動,成為活動中最真誠的交流,也讓「多元學習、文化共享」的理念,在北護校園具體展現。
隨後登場的「共享之禮」活動,將祈福的祝福化為具體的分享行動。攤位區早早湧入人潮,師生們依序排隊,氣氛熱烈卻井然有序。攤位以展板介紹豬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象徵意義——從日常飼養到祭典分食,豬不僅是食物,更代表家族情誼、尊重長幼與資源共享的價值。


 

▲ 共享之禮活動盛況。
為了讓參與者在體驗中真正理解文化內涵,活動設計了線上文化知識測驗。參與師生需完成所有題目並全數答對,系統才會自動生成專屬的 QR Code 兌換券,憑券方能領取一份「共享之禮」餐點。此設計兼顧互動性與公平性,也避免重複領取,讓「分享」的精神更具象徵意義。最終,本次問卷全對率高達 100%,顯示大家不僅為了美食而來,更真切學習並理解了原住民族文化。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烤豬香氣與笑聲交織,師生們邊排隊邊討論問卷題目與文化內容。每一份分食餐點不只是食物,更是一份文化的禮物,承載著祈福、感恩與分享的意涵。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表示,希望藉由此次祈福與共享活動,讓北護師生在校慶的歡樂中,學習以謙卑與感恩之心對待土地與生命,並體驗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這場活動不僅為校慶注入祝福,也讓「全民原教」與「多元文化」的精神在校園中真實發生——從理解到行動,從祝福到共享,讓文化在北護的每一個角落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