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珍---榮獲優良教師「服務特優獎」


撰文\護理助產研究所/郭素珍


更新日期:2007-01-15 Monday
點閱次數:2369

這次很榮幸通過學校特優教師的服務獎,感覺非常光榮,不過我是認為有許多位老師在學校不管是校內、校外的服務都比我貢獻更多,有更傑出的表現,只是他們比較客氣,沒有提出申請而已。
        當在提出申請的過程中,必須寫優良事蹟,等於把自己在學校的工作做了一個回顧,本身的主要工作是教學,但也逐漸把研究、服務與教學作了結合,由於創立了國內第一個護理助產研究所,一直很希望能夠改善婦女生產照護的品質,提供由產前至產時、產後的持續照護,協助婦女母乳哺育,期望能有助產人員服務的機會。這其中參與助產士的修法為助產人員法,到立法院參與公聽會,上台發言,到立法委員辦公室進行遊說,終於在92年7月修法通過公布,這種人生的第一次經驗,令人印象深刻,學習到如何有效利用資源與團體如何合作等。



        為了提昇護理助產人員對生產婦女的照護,邀請國外知名專家來授課,引進陪產制度,辦理研習會,本所學生認真的參與,提高本所的能見度及增加學校的聲譽,更進一步的為了使婦女在自己的生產過程中有更多的參與、自主與控制,獲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補助實施婦女親善生產實驗計畫,首次引進「婦女生產計畫」,有7家醫院的15位婦產科醫師參與,在這過程中本所的在學生或畢業生都給相當大的協助,很欣慰的是有婦產科醫師能認同此想法,護理人員的參與,使本計劃能順利進行,期望將本結果可以使婦女獲得更多的尊重,而能有更正向的生產經驗,在這奮鬥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更積極的看待挫折與難過,面對挑戰,有誠意的溝通很重要,多去嘗試就會增加可能的機會。
        母乳哺育的推廣也是這幾年來讓我付出很多的大事,不只直接參與母嬰親善醫院認證的評鑑委員、輔導委員,更是醫護人員教育訓練種子老師的講師,同時也獲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辦理「母乳哺育社區支持網絡模式建構」,建立了母乳志工及母乳支持團體的模式,更進一步的執行此模式的推廣計畫,訓練各縣市的母乳支持團體帶領人及輔導員,提供持續哺乳母親的部分支持,過程中學習到支持的力量與重要的人際溝通,願意付出,總是會獲得肯定,也結交了朋友。
        回想這幾年的工作,自己的付出已獲得很好的迴響與回饋,也從中間有很多的學習與收穫,有一種倒吃甘蔗的感覺,也應驗了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參與付出,才會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