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老樹的故事,傳述一甲子校史


撰文/武麗君(專刊總編輯)


更新日期:2007-11-15 Thursday
點閱次數:3856

紀念專刊封面設計

▲ 紀念專刊封面設計


去年八月中旬,由曾學務長轉知在六十週年校慶籌備會中,個人被推舉為本屆校慶紀念專刊之總編輯,在尚不及意會此任務的艱鉅與挑戰時,只倏然感悟到歲月的匆忙,猶記1996年末,初到校服務時,任出版組組長一職,接續著前任組長的職務忝列五十週年紀念專刊編委一員,當時專刊的編務已進入編校、排版的流程,總編輯為學生輔導中心林綺雲主任,我僅以「新人」之姿從旁觀摩。在我的認識裡,林主任恰如一位開採者,在時間的脈礦中披沙揀金地呈現北護半世紀的風華,不論是文字的憶往,影像的紀實,整體舖陳出的是那刻苦而輝煌的時代記憶,讀來令人動容。


刺桐樹開花了!(資料照片)

▲ 刺桐樹開花了!(資料照片)


因緣於此,在六十週年紀念專刊的第一次企畫會議中,編委們決定依循此,增補近十年來學校的成長與蛻變,對那些挖箱寶的資材史料,擬以不同的舖排比附,增益其趣味性、故事性,如「校園今昔」以相近主題的人物、地貌,藉新舊照片之對照,呈現物換星移的時間流變,或在那不著歲月痕跡的歷史停格中,見識「經典」的形塑。「北護之最」單元,紀錄學校曾寫下的「首創」與「特色」,也由於一甲子的歷史中,學校培育英才無數,我們刻意跳過了個人功業的陳述,避免掛一漏萬,主以諧趣的觀點蒐羅「最」中的驚艷與趣味。 而一則寒假期間突發的校園事件,牽動了校內師生同仁的心緒,也成為專刊最後定調的主題:城區部刺桐老樹於二月間意外倒下,這棵被文化局列管的保護樹種,是校友們青春記憶中不容抹滅的蒼綠,雄踞於教學大樓前,斑駁的表皮與蒼勁的枝條,呈現了歲月之美。事件發生後,學校及時進行會勘、復育及遷植的規畫作業,更在新學期初,舉辦老樹移植後行春儀典,在一連串的活動中,讓我們體認到,如果一個城市,需要一條河流的滋養;一個學校,則需要一棵校樹的定位。「青青校樹」不僅是實境中晨昏歡笑留連之所,更象徵著一種庇蔭、守護的樹人見證。在尤昭良老師的史料採擷中,証實刺桐老樹已逾百齡,是較諸一甲子的校史更悠長的生命歷程,緣此,在編輯會議中,大家一致通過以「刺桐老樹的故事」為專刊題名,一則感念老樹的陪伴成長,一則在祝禱他的重生萌芽中,展望生命強韌的張力。在學務處舉辦之「刺桐老樹與北護故事」徵文活動中,徵集的每則故事,或長或短,或歡喜或苦澀,一如樹之年輪刻印出不同的生命質地與時間的厚度;更有醫管系學會的同學投入採訪記述,在校友與在校生之間的跨世代對話中,看見那似曾相識的生命悸動與感懷,我們摘錄佳篇以為單元,成為刺桐老樹故事的序曲。


「話我北護」是紀念專刊尋常可見的單元,我們企圖以不同時期,於學校扮演不同職份角色的個人,書寫他們的北護記事,串連出學校六十年的成長軌跡。在緊迫的時間壓力中,此單元的邀訪過程也頻生變數,但我們終究盡最大的努力,完成近二十人的訪談、邀稿作業。其中,有寫作者第一人稱的現身說法,也有採訪者第三人稱的紀實報導,為我們提供不同角度的觀照,並呈現北護一甲子豐富的歷史。 感謝每位北護人的參與,無論是圖文資料的提供,訪談的協助配合,乃至多位編委不辭煩勞,投身編務的用心,皆讓我們銘感五內。茲將「刺桐老樹的故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創校60週年紀年專刊」獻給每位北護人,更在老樹萌芽新生的契機中,看見學校永續發展的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