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務處參訪活動第二站-中原大學
撰文/ 學務處同仁
更新日期:2008-12-22 Monday
點閱次數:3988
▲ 學務處同仁與中原大學教職員合影
♠生活輔導組 吳淑芳
11/28氣象預告鋒面來襲理應是寒風澈骨,幸運地出發前陽光開始逐漸展露,徐徐暖暖送我們出發,順利的九點如期到達中原大學。中原大學是一所以基督救世精神所設立的學校,學校除了提供專業的學習之外亦將神愛世人的情操教育給學生,讓學生能在中原以行動來關懷朋友、關懷社會、關懷這塊土地與世界。
聽完學務處簡報,進入生活輔導組參訪,當然爾,生輔組業務與本校大同小異,但基於人數懸殊差異,更顯中原分工細專責服務,尤其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中原之新生專屬網頁 “新生e-touch, e點靈”,結合了教務、學務及總務各處資料與訊息讓新生在同一網頁方便搜尋所有相關資料。而宿舍自治落實舉辦相當多活動與研習營,足夠之經費乃來自於學生宿舍收費之5-10%。此外,在2007年3月特別設置「服務學習中心」,透過有系統、持續地推動「服務學習」課程與專案,讓中原的教職員工生可以透過專業、發揮創意,針對「服務」工作,「從做中學」、「身體力行」,來充份體會如何以專業技能來關懷社會,具體實踐中原大學「全人教育」、以「愛」立校的精神。其欲培育的服務學習特色:
熱情 — 主動積極,具有服務熱忱
創意 — 具有新意與巧思
專業 — 擁有專業技能
關懷 — 關心社會弱勢族群
學習 — 不斷自我要求學習成長
大學教育認為大學生對社會有責任,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更應落實公民參與及社區服務,成效斐然。中原提出「全人教育」,重視知識教育與品格發展;「生命關懷」,都不是口號而已,確確實實要達到的理想與目標。每年不間斷學生自治團體發起12月31日 午夜12點跨年後以直排輪或單車直奔總統府參加元旦升旗典禮,在新聞時有所見精神亦值得鼓勵。總之,中原推展「學務工作」之成效,一直為各界所讚許,乃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應藉此加以學習。夕陽一路伴我們踏上歸程,結束一天參訪帶回滿滿的收穫。
♠生活輔導組 李紅珍
學務處第二梯次參訪的是「中原大學」,很幸運遇上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一行人精神抖擻踏上參訪的旅程。
「中原大學」的理想與目標是「全人教育」和「生命關懷」,然而「服務學習」就是「全人教育」、「生命關懷」最具體的落實,從服務中學習,目的就是希望落實中原大學的教育宗旨及理念。「服務學習」推展的成效是中原大學一大成功的特色。
聽完簡報,基於時間的寶貴,各組人馬分頭展開參觀採訪的行動,受訪劉安邦中校教官介紹「中原」是「無菸校園」,除了其中有兩個特色是(1)學生e網(2)春暉專案(禁菸)。
另外值得稱讚的是宿舍規範的運作,均由學生自治會幹部的能力與推動來進行,宿舍門禁刷卡時間為晚上11點至早上6點,超過12點扣點或罰50元,亦或補做勞作教育。
寒、暑假住宿費用,全部同學均照整個假期的天數打7折收費,每棟宿舍有輔導老師2人負責管理,學生送醫就診則補助交通費,一切均照所訂定的制度運作,有關宿舍及校安方面教官均在最短時間內也做了最佳的答覆,非常感謝教官及宿舍輔導老師們的熱忱,深刻感受到他們競業的精神,「中原大學」是有個制度和良好規劃的學校,真是名不虛傳!我們不虛此行哦!
♠生活輔導組 張麗蜜
中原校風活潑、有朝氣,人文精神落實在會議室、辦公室文化之設計及運用上,參觀偌大的生輔組更是令人讚嘆!空間寬廣、承辦人員桌邊之設計很貼心、方便與學生洽談,感覺很尊重來訪之師生,值得本校參考!〈由接待訪視之來賓時,看出中原大學對人的尊重及謙虛〉
建議每學期利用農閒時分參訪他校,一長知識、二增創意,對同仁有很棒的激勵!!
♠軍訓室 李月娟
曾聽過訓委會專門委員傅木龍老師的一堂課,他說:「學務工作要留下感動,才能留住價值。」這句話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在學校一直以服務學生為職志,然而隨著時代腳步的前進,促進學生發展才是應有的新思維。在中原大學短短兩小時的駐留,我看到那所學校是朝著這樣的目標在邁步,學生學習不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而是經由多元方式得到啟發與引導,學務人員可以在此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我想這是我們在工作上應積極努力的方向。
♠就業輔導組 申芸蓁
感謝學務處和中原大學能給我們這次互相交流的機會,並從中發現他們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中原的規模和人數雖是我們所不及,但期許我們學務處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完善的人力配置與提供更友善的服務給同學們。最後謝謝大家。
♠健康中心 梁娟娟
中原大學衛保組門診服務包括心臟內科、骨科、復健科、一般內科等等,校內醫療資源相當豐富,每日有署立桃園醫院醫師到校駐診,而本校基於鄰近振興和榮總醫院,就醫方便,故本校以健康促進角度,設立門診服務,包括中醫、牙科、足底按摩、心理衛生,與現今大學迥然不同,這也是本校與中原不同之處。
♠課外活動指導組 尤昭良
中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空間寬敞,各種社團專業教室與練習場所規劃得宜,但社團辦公室目前仍不敷使用,校方刻正研擬興建第二活動中心;返校之後思考:一、如何增加學生會原於學務處之聯絡桌周遭活動空間,俾於不影響同仁工作之餘,增強學生會之討論與互動空間。二、補強學生會之組織章程與運作要點,目前已完成學生會宗旨增訂內容以即與廠商簽約原則之擬定。
♠課外活動指導組 廖惠娟
中原大學有著53年的悠久歷史,學務處各處室皆有獨立的辦公空間,尤其是進入生活輔導組與軍訓室,用「一望無際」來形容,應該不為過;中原有一套學生資料的資訊平台「i-touch」,導師或輔導教官皆可透過本系統獲得學生相關資訊,包含學生個人資料、修課、缺曠、獎懲、社團、打工…..等等,結合教務、學務、總務等資料,隨時皆能掌握學生的狀況,達到預警及立即輔導的效果。
另外健康中心裡設有藥局、候診區、診療區及治療室,彷彿縮小版的醫院,一應俱全,往外一看就是一塘水池,波光粼粼,洗盡身心病痛;諮商中心使用木製的地板、家俱,營造「家」的溫馨感覺,精心布置、細心種植的「能量花園」讓心靈重新吸滿能量再出發;課指組辦公室與學生社團社辦及各練習室、展演廳皆位於活動中心內,貼近學生、與學生活動零距離;於2007成立的服務學習中心,更是讓服務學習更加踏實,並積極拓展國際志工版圖,看見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散播歡樂散播愛,然後~看見改變的力量。
參訪結束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深切的感動,我想發展與經營學務特色,從~心~開~始!
♠課外活動指導組 莊淑慧
比起11月12日同事參訪元智大學,我們這一梯幸運多了, 一大早就是微笑的太陽跟著我們。
就我訪問的「服務學習中心」為例,中原大學依據教育部重點策略推擴服務課程,成立「服務學習中心」。並由原來的課指組承辦獨立出來,隸屬秘書室管理。 從校長開始到單位組員對活動推展不管人力、物力及錢力均努力投入不餘遺力。
「服務學習中心」主要委員由校長、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主任秘書等組成。為鼓勵各系所老師在課程中加入服務活動,提出課程的老師除可以申請活動的酌額補助外,每一個結合服務的課程補助3萬元以之鼓勵。 中原大學一年大約撥款補助300萬左右投入「服務學習中心」中。 今年因成效良好獲教育部補助100多萬,是故97年的總經費400多萬左右。 除了系所老師自行開課外,「服務學習中心」與通識中心合開相關服務程及講座等,協助同學服務學習課程的更深入性。
關於國際志工方面,中原大學有數個國際志工團,並有增加的驅勢。國際志工的形成主要帶隊老師與對方國家當地的服務團體有一定的認識,或知道對方國家的服務單位需要協助而組成的服務團。 以馬拉威服務隊為例,據中心工作人員說,本國有一個服務隊有定期到馬拉威服務的常態,再輾轉透中原大學老師而成立中原大學的服務隊,出國服務。
參訪後,深深覺得北護的行政資源並不比中原大學差。中原大學是一個老學校,但具備現代化設施的校園,讓人印象深刻。中原大學目前大學及研究生目前人數大約 1 萬 6仟人左右, 社團數量約107個,以社團比例來說比我們學校少很多,(北護學生人數 3仟人左右, 97年上學期的社團人數48個), 但以學校對活動及社團輔導的活潑與積極度方面來看有許多地方是多值得我們學習及努力的進步空間。
♠學生學習資源中心 汪憶伶
中原大學學習生涯諮詢室隸屬於學務處諮商中心,主要針對學生學習輔導提供相關服務,其內容包括「二一學生關懷」、辦理「大學生的生涯願景講座」、「個別諮詢」,協助同學提昇學習成效及做好生涯規劃。
♠學生輔導中心 李詠慧
參訪中原大學的經驗就像是聆聽了一個豐富的故事。從學生事務處的工作配置開始故事的鋪陳,不同角色各司其職,發揮所長,故事也像是被賦予了生命,生動的交織出各種情節發展,呈現出一幕幕精彩的大學故事。
份外的熟悉感,來自於諮商中心的專任助理教授是過去就認識的同業,於是提問時就少了一份陌生,而對方回答時也多了那一份親切。參觀諮商中心更是令我耳目一新。多年前,當我第一次拜訪中原諮商中心時,那只是幾片OA板所隔成的陰暗空間,而今天,卻是整層樓面的一半(包括陽台)都是屬於諮商中心的使用範圍。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諮商中心空間的規劃,處處緊扣著諮商專業的需求。溫馨的客廳空間,跟後方的個別會談室有著前後兩個不同的出入口,巧妙的配置,也滿足了諮商中心最主要、但卻會時有衝突的兩大業務與功能-大型推廣活動與個別心理治療。客廳的設計讓諮商中心擁有寬敞的公共空間,營造出學生們放鬆群聚的空間,而個別心理治療室所需要的寧靜與其特殊所需的保密性,也同時兼顧到了。思慮週密且專業的空間規劃,使諮商中心的每個角落,每個角色都可以安穩的、充分的發揮不同功能,就像是故事的骨架明確了,就會產生故事的氛圍,就會有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