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築夢---海外見實習計畫


撰文/ 聽語所研究生 謝玫芳


更新日期:2009-01-19 Monday
點閱次數:5808

盛況空前的美國聽語年會會場。

▲ 盛況空前的美國聽語年會會場。



        夢想成真就是這種感覺吧!一直專注在學業及臨床實習的我們,突然有了拓展視野的機會,能夠親自參與美國的臨床語言治療以及參加全球聽語界最大的盛事——美國聽語年會,這對我們而言實在是個不可多得的驚喜。很榮幸地獲得了教育部補助,參加97年學海築夢的海外見實習計畫,這次計畫共有三位同學參與,帶隊老師是所上的助理教授童寶娟老師,為了使計畫成行,也由於我們去見實習的單位是教學醫院,許多前置作業,包括與對方醫院的合約書簽定、繁瑣詳盡的健康檢查等事項,我們得到所上師長、助理及校內工作人員的許多協助,心中充滿了感謝!


北德州大學聽語所的可愛教授們。

▲ 北德州大學聽語所的可愛教授們。



        剛到美國時,先要適應的就是生活習慣的不同、文化的不同。醫院裡的語言治療師及個案除了美國人外,有韓裔、日裔、印度裔、墨西哥裔;學校老師及學生也是,分別來自各個不同國家。在路上可以看到各國人種、聽到一堆不同的語言,文化上的感受跟在台灣時真的很不同。也許因為這樣的種族熔爐,我們遇到的人大部分都很親切。
        我們九月出發,十二月初計畫結束,總計為2.5個月,包括:(1)南加州大學醫院(USC  University  Hospital)見實習;(2)參訪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麻州綜合醫院設立之健康專業機構(MGH  Institute  of  Health  Professions)的聽語研究所的教學設施及規劃;(3)參加美國聽語年會——會中有聽語領域最新研究、論文發表;書籍出版;聽語治療新研發之教學教材及科技軟體應用等。豐富的行程規劃讓我們在此次海外見實習機會中,除能提升語言治療的臨床經驗外,也了解聽語發展的最新研究走向。
        南加州大學醫院位於美國西岸加州的洛杉磯市中心,於1991年成立,是一間集個別研究及教學並進的醫院,該院以其在臨床外科手術及研究成就,屢次獲獎。此行我們前去的語言治療部門隸屬於復健部,臨床指導老師是語言治療部主任  歐陽來祥Melody  Ouyoung老師,在北美從事語言治療及培訓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是北美頗負盛名的華人雙語治療師。專精於成人因中風、腦傷與頭頸部腫瘤所引起的吞嚥障礙與嗓音異常,以及失語症的復健工作。我在南加大醫院實習期間,有許多經驗是我在台灣的醫院實習時沒有機會碰到的,例如:
        (1)急、重症病房巡視及一般院內病房巡視。包括剛做完移植手術或腫瘤切除手術的病人,只要病人情況許可(甚至是開完刀後隔天),醫師就會開立語言治療醫囑。在台灣,僅有幾間教學醫院的語言治療提供一般院內病房巡視服務。因此,在隔離病房做語言治療的見實習經驗,是我非常難得的經歷。光是穿戴繁複的隔離裝備,就能深刻感覺到對病人需小心翼翼的謹慎態度。
        (2)另一項特別的經驗是參與放射科吞嚥攝影。此服務是專為有吞嚥障礙病人而設置的,應用吞嚥攝影可以將個案的實際吞嚥情形以影像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在剛開始做個案的吞嚥能力評估、及治療一段時間後的吞嚥治療成效評估都需做吞嚥攝影。同樣的,此項服務在台灣僅有幾間較具規模的教學醫院有提供,而我能在一旁當助手,穿重達二、三十公斤的防護鉛衣,大概也是此生少有的經驗。
        (3)參與頭頸部癌症支持團體會面。南加大醫院設有頭頸部癌症中心,全美各地許多患有頭頸部癌症的病人都會前往尋求協助,因此,由醫院主辦,民間單位協辦的支持團體應運而生,其中有相當多曾經罹患頭頸部癌症的人擔任義工,提供各項咨詢服務及經驗分享。我們參與此次會期的第一次會面,在每位病人及其家屬的自我介紹及分享中,實際了解病人的經歷、需求、面臨的困難等,感觸良多,讓我在語言治療的相關專業知識及治療技巧外,對病人有更人性化的體認。


來,在醫院的門口拍張照。

▲ 來,在醫院的門口拍張照。



        除了在醫院見實習外,我們也到北德州大學、麻州綜合醫院設立之健康專業機構的聽語研究所參訪,對這兩所學校的教學課程規劃詳盡及儀器設備之先進、聽語中心設置之完善,印象深刻!而參加聽語年會更是見識到了何謂聽語界的年度盛事,除參與人數眾多外,每天都有聽不完的最新研究發表、來自各校的碩博士生的研究海報展示、及新研發之教學教材及科技軟體應用的廠商展示區等。可以深刻體會到美國的聽語年會能有這樣的規模,真的是由許多聽力師、語言治療師,以及軟硬體研發之製造廠商的努力及參與,集大家之力所成就出來的。這也是我們借鏡及未來努力的目標。
        整個行程中,我們除了看到美國聽語系所及醫院的設置規劃完善,也發現台灣聽語教學與治療領域中不落人後的項目,很感謝教育部及學校提供了我們一個圓夢的機會,對我們,對在台灣學習聽語科學的學生而言,這更是個開始,開始看到台灣以外的語言治療、開始思考自身的優點及缺點、開始用更人性化的角度來看待個案,看待醫療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