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8年職員健檢中淺談新陳代謝症候群
撰文\ 健康中心 劉吉豐主任、梁娟娟護理師
更新日期:2009-06-30 Tuesday
點閱次數:3445
▲ 教職員到健康中心體檢
健康中心配合公教人員健檢補助,兩年一次協助舉辦本校教職員工暨眷屬健康檢查,今年於98年3月24~26日分三日舉行,此次由人事行政局住福會公告合法廠商—署立基隆醫院委託承辦,基於方便同仁受檢及俾使活動順暢,故於本校健康中心舉行受檢。由於以往舉辦相關健檢活動,常會篩檢出重大異常個案,所以同仁更加積極報名踴躍,而退休人員也有6位報名,不忘在退休後更加保健自己,順便回校與大家話家常。
本次受檢人數含眷屬共123人,職員佔81人,從健檢結果分析,男性常見前十大異常統計(如圖一)、女性常見前十大異常統計(如圖二),綜觀以上同仁問題,最主要也點出現今最受重視之文明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產生。新陳代謝症候群在中國古代泛稱為「帝王病」(吃得好,動的少),換句話說,也就是肥胖、血脂異常、血糖代謝異常(胰島素抗性)、高血壓的綜合體。
※新陳代謝症候群臨床診斷(若在下列5個項目中符合任3項,就是患有新陳代謝症候群)
●血壓:收縮壓超過130mmHg、舒張壓超過85mmHg。
●空腹血糖大於100mg/dl。
●血中三酸甘油酯超過150mg/dl。
●腹部肥胖:台灣的標準是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
●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男性低於40mg/dl、女性低於50mg/dl。
(摘自96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版台灣地區民眾的代謝症候群定義)
所以一旦符合新陳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時,就必須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因為這群危險因子的存在,與台灣十大死因中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密切關連性。基於此,除了飲食低油低糖低鹽外,更建議大家能建立三三三規律性運動,就是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每次運動心跳都能高達130下。
◎體適能有效運動最大心跳率公式計算:
運動中最大心跳數為每分鐘:(220-年齡)×(60%~80%)=(次)
以一個年齡20歲的人為例,其運動中最大心跳應為
(220-20) ×(60%~80%)=120-160(次)/每分鐘
這次體檢結束後,為了讓同仁能更清楚了解自身疾病問題,於4月28日邀請署立基隆醫院家醫科賴主任蒞臨,其針對本校常見異常問題,如乳房纖維囊腫疾病、尿液沉渣鏡檢、骨質密度檢查及十大健檢異常結果做進一步說明,本次簡報檔刊載於健康中心網頁。從大家熱情發問,相信大家對自己身體更加了解,也能減少更多莫名恐懼,在工作之餘,也能更加關注自己或家人的健康。
▲ 圖一.男性前十大異常統計圖表
▲ 圖二.女性前十大異常統計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