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產業趨勢與技術商品化戰略論壇


撰文/ 研究發展處
朱秋香


更新日期:2011-05-25 Wednesday
點閱次數:3863

一、 概述 活動名稱:ICT產業趨勢與技術商品化戰略論壇 活動地點: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多功能資訊媒體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100號13樓)
        本次論壇主要分為五個部分進行討論及交流,包括教育部網絡聯盟計畫說明、大學技術移轉與國際專利授權策略、專利授權暨拍賣平台說明、從ICT產業分析看新技術商機、技術商品化策略與案例分享,分項概略說明如下: 1. 教育部網絡聯盟計畫:主要是教育部推動產學合作之一計畫案,名稱為大專校院產學合作網絡聯盟計畫(2010~2013),該計畫主要是提供參與聯盟學校於特定產業領域專利加值與技術推廣服務。 中心學校如下所示:




        上述中心學校任務皆涵蓋:Network  Team、Package  IP、Professional  Service
        計畫執行策略三大部份:整合政府資源、建立資料中心(提升管理和經營能力)、建立大型合作計畫-跨校參與。 2.大學技術移轉與國際專利授權策略:
        從1999年從開始,隨著我國「科技技術基本法」及「政府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頒佈,大學進入技術轉移時代,前十年(1999~2009)以逐步減除結構性障礙為目標,如政策法規頒佈、創新行為導正,促使學校可以擁有政府出資委託進行研究計畫所產生之智慧財產權,學校對於研究成果的推廣與運用,可以自行管理及推展。政府的角色也從管理執行轉為輔導、補助。學校則在各種措施的催化下,成立技術移轉專責單位,以設置專人專職處理研發成果申請專利及技術移轉的相關業務
        後個十年(2010~2020)以IP(智慧財產)商品化、經營模式創新為階段。第二個十年著重在兩個部份:IP與生產價值及技轉產業營運模式。以大學的IP技術轉移來說,通常普遍出現,兩多、兩少情況,事務多、專長需求多;但錢少、人少,校內人力與經驗偏不足的情況下,品質欠佳,佈局與執行力不足,造成專利申請維護成本高。因此組識經營更是需採專長分工與整合為主。
        專利國際化乃是必然的趨勢,並且以美國、中國大陸是必要專利申請國家。因此組識運作的模式是關係到專利管理及經營策略會不會成功的關鍵。



3.專利授權暨拍賣平台說明:
        為更進一步活絡專利的運用,交通大學建置了全國第一個「大學專利授權暨拍賣平台」,讓以往藏在實驗室的專利技術更透明,也讓專利買賣或授權的交易更便利,平台內容包含授權/競標、技術媒合、智權諮詢。此平台採會員制,會員廠商可以獨享「專利非專屬授權平台」機制,透過這個機制,會員廠商在某一時間期限內,可以先享受各國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並透過公平公開的「專利專屬/專利讓與之網路競標平台」的運行,讓專利的價值於競標時立即反映市場行情。希望能藉由擴充專利資料庫的規模,建立可以長期運作的專利會員授權平台機制,充分活用專利權利,有效結合學界的研發優勢與產業界的執行能力。 4.從ICT產業分析看新技術商機:
        ICT產業分析看新技術商機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探討,包括全球產業發展大趨勢、新世代ICT發展微趨勢與應用、2011年十大ICT產業關鍵議題與商機,分項概略說明如下:
        主要是探討全球產業發展大趨勢:Trend1:人口結構變化、Trend2:全球化經濟、Trend3:網路無所不在、Trend4:跨領域技術整合、Trend5:環保議題等五大趨勢。
        新世代ICT發展微趨勢與應用:新世代的ICT不在只是侷限在單一網路的應用,而是跨領域、是融合的世代,電信業手機可以上網、網路業網路有網路電話、電視媒體業可以藉由網路傳播,藉由跨領域、融合的世代,未來更是走向通訊網路多元的世代。
        2011年十大ICT產業關鍵議題與商機:1.涵蓋Android應用裝置的市占增加、2.需端運算應用將擴散至行動與個人使用,預估2014年行動雲端用戶將占整體用戶的二成,並普及實現在行動裝置上。3.中國大陸三網融合變革啟動光纖、機上盒等設備商機、4.3D-ready概念將刺激平價3D電視市場成長,因3D技術進步快速,驅動價格下降,未來將逐漸成為消費者選項。5.行動上網APP應用服務的普及。6.智慧電視帶來電視產業鏈變革,主是要指電視具有上網應用、作業平台、人機互動等多方面的服務。7.線上社郡服務的普及,因社群普級帶動人與人新社群溝通模式,更催生新興網路服務技術商機。8.智慧手持裝置的使用介面引起廣泛關注。9.網聯網應用與推展,網聯網使各種物品生產、流通可以溝通,或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可以和物體溝通達到智慧、節能、效率的最佳化應用。10.4G/LTE應用服務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預估2015年全球LTE用戶將可達3億戶。最後實現智慧生應用的服務商機即將來臨。 5.技術商品化策略與案例分享:
        技術商品化涵蓋專利、營業秘密、著作權、商標、植物種苗權、積體電路佈局,特別注意的是有專利不一定可以實施,實施商品化時務必檢索是否有侵權的可能,專利在進行商品化時,愈快愈好,特別是短生命週期的產業,且要清楚了解用途、有無踩到他人的專利,且好的授權與技轉是可以切割,並清楚了解主要市場為何。
        技術商品化常見的模式:授權及技術移轉。授權則依授權內容常可略分為非專屬授權、專屬授權及交互授權。
        技轉或授權的核心為合約,合約內容中務必包含人、事、實、地、物、金錢,且需雙方取得共識而簽訂合約,技術移轉合約與專利授權合約最大不同點在於專利授權者僅將其擁有之專利權授予被授權者使用,並不負責提供任何資訊及訓練。簽訂合約通常約定以3~5年為授權合約期限,其用意在於預留協商空間予合約雙方。 二、心得與建議:   建議分成四大面向:教師面、學生面、行政單位面、學校面。 教師面:本校主要專長領域為醫療健康產業,涵蓋了長照、護理、資訊等多方面的專長,因此教師們不應自我設限,認為僅能提供人才培育,無法完成產品,因為產學合作不僅只是產品、更可以是技術、是諮詢顧問,是多面向的,更可以擺脫過去一領域對一企業的合作,透過整合領域的資源,進而達到跨領域的合作。 學生面:1.跟著教師一同進行產學合作案,可培養學生成為產學人材,提昇產學研發能量。
        
        2.提供學生實習的機會。 行政單位面:行政同仁需從內外雙面向提昇自我,以達成行政單位需完成之目標。
        
        1.充實內在:同仁們自我能力的提升,涵蓋專利、技術轉移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多方面學習管道如:相關研討會、論壇、演講、商談會等。
        
        2.拓展外延:藉由教育部區域產學合作中心,與他校建立良好關系,觀摩學習他校、吸取他校經驗。 學校面:1.技職教育應需更注重產學合作與實作經驗,本校在產學合作部份已比他校明顯稍微落後,要如何跟上腳步,站上技職教育護理界的龍頭學校,學校是否大力支持(不管是人力、獎勵、空間)產學合作將是關鍵之一。
        
        2.在現今各經費減少的情況下,可為學校增加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