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護理見習心得 (一)


撰文/ 護二二甲
周芸莘,指導老師 / 護理系
陳妙言老師


更新日期:2011-12-13 Tuesday
點閱次數:5306


        居家護理是目前長期照護服務中唯一有健保給付的服務,學生修習「長期照護學」實習10天中,會有一天到居家護理室跟著居家護理師到個案家中進行獨立性護理照護,是非醫療機構式照護模式,對多數學生而言是一個新鮮的實習經驗。
        本期校訊特刊由陳妙言老師所指導的兩位同學,於居家護理時的見習心得,讓更多師生、同仁了解居家護理的意義。




        到台北榮總居家護理見習了一天,對我來說是非常可貴的經驗。護校畢業開始到現在已經十幾個年頭了,我一直在手術室、鏡檢室這類的急性醫療地方工作,臨床上幾乎沒有接觸過長照,對於居家也只是字面上的了解。所以對今天的見習,因為不曾接觸坦白說也並不特別期待或想看到甚麼,只是針對實習計畫上的目標而已。
        今天的見習一共分為兩部份,上午先是美滿副護理長為我們簡介居家,主要有護理人員在居家所扮演的角色、作業內容、服務對象,還有收案結案的標準和作業流程,也順便介紹了居家護理在評鑑,督考時要準備的文件,還很貼心的教了我們幾個小秘訣,例如如何分門別類整理重要的文件。看到那麼多標準作業流程,才發現居家護理的東西真的很多,好佩服只有四名護理人員居然整理出這麼多東西,我想這一定沒辦法短短時間就生出來,是長時間累積的文件。之後護理長帶我們去參觀了一間靠近台北榮總簽約合作的養護所。起先一進去還在想我從來不曾參觀過養護所,期待看到一間又大又漂亮的機構。但在阿長耐心仔細的講解,才知道我們外行人看的是門面,真的要看的是機構住民的情況、精神,還有室內外的環境是不是有空間活動、照服員的照護品質等等。這間林圓養護所真的很不錯,我喜歡她們對於外傭的統一制式化管理,相同的時間做相同的事情,馬上就可以知道照顧的老人家有沒有翻身、吃飯,也非常乾淨,我是覺得環境可以用接近一塵不染來形容了。更厲害的是被子居然是拆開被套一件一件清洗摺好,如果洗的不乾淨怎麼敢把內裡露出來?美滿護理長也教我們一個觀察老人家健康的方法,就是要看一間機構有沒有讓老人家起來坐著,如果沒有坐起來只是整天一直躺著,腸子會不容易蠕動排氣、肺部也無法好好擴張,往往會讓體力越來越不好。也示範了如何更換有暴力傾向老人家的管路,這些都是簡單的小步驟,卻可以讓執行護理工作更加的輕鬆,感謝護理長不私心的分享。


感謝這些在急性醫療後面默默服務的學姐。

▲ 感謝這些在急性醫療後面默默服務的學姐。



        下午則是淑娟學姐帶我們去家訪及更換管路,我們一共去了三間。第一間的爺爺是更換鼻胃管及尿管,第二間則是尾骶骨傷口的換藥,第三間則是一位跌倒術後營養不良退化後的奶奶鼻胃管的置換。在更換的過程中,學姐也仔細的解說如何身體評估、更換管路時要注意觀察的方面,我覺得獲益匪淺的是看到學姐跟家屬的溝通、跟看護的互動,以及如何讓家屬和看護有共識,來幫助個案達到最好的照顧,我想這個是急性醫療看不到的東西,真的很開心有學到東西,如果有機會我想我一定會分享給認識的護理人員,幫助更多的個案。
        一整天的見習,除了學到知識,也看到居家護理人員的辛勞面。風雨無阻的訪視個案,以及在有限的護理人力下仍擴充護理業務,真的如果沒有興趣是做不來的,不像我們在醫院和病人好像有切點,出院了就看不到後續狀況了,居家則是一直提供服務,甚至後續還有哀傷輔導,護理工作得以延續我想真的要感謝這些在我們急性醫療後面默默服務的學姐,現在對於長照、居家我真的是敬佩有加,我不敢說只是簡單的實習、見習就引起我對長照多大的興趣,但起碼現在我真的有一點了解,以後我也希望有機會,可以把我有限的知識分享給親朋好友或有需要這方面知識的人,讓更多的人不至於失去照顧,家屬不會因為照顧家人而心力交瘁。我們有一天也會老,也希望得到更好的照顧,護理工作不就是良心的事業嗎,僅以這份心得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