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從海上來


撰文/ 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
陳綺君同學


更新日期:2012-01-10 Tuesday
點閱次數:3490

一粒麥子,在異域落地成一片麥田。

▲ 一粒麥子,在異域落地成一片麥田。


專題演講 主講人:台東基督教醫院    譚維義醫師 時間:100年11月29日 地點:文教大樓聽語所教室一
        幾年前,聽語所童寶娟老師帶著學生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參與志工活動,因此結識東基創院院長,人稱譚爸爸的譚維義醫師。2011年11月29日,譚維義醫師夫婦獲移民署頒發永久居留證,以後他們不必每年在台居留183天,也不需重新申請入國許可,童老師應邀前往觀禮。譚爸爸見到童老師,想起我們是學習語言治療的學生,老師曾帶著學長姐去台東做志工,特意前來所上替我們演講。但譚爸爸到底是誰?為何能受如此殊榮?至演講結束,我們才真正能夠體會。


譚爸爸演講,唱作俱佳。

▲ 譚爸爸演講,唱作俱佳。



        演講當晚,老師事先準備了關於譚爸爸的報導,讓我們對這一對獻身台灣醫療加起來總共一百年的夫婦有初步了解;老師也對譚爸爸說,我們將來都是語言治療師及聽力師,當晚與會者有碩一、碩二、碩三的學生。譚爸爸聽了,先是相當高興,而後又露出惋惜的表情:「本來我太太要一起來的,她去年中風很嚴重,傷在左腦,範圍很大,一開始都沒辦法講話,進行很長時間的語言治療以後,現在講話都沒有問題了,只是偶爾會有一些詞講不出來…,真應該帶她來。可惜下午頒獎完她太累,已經先回去休息了。」
        譚爸爸這天的演講,是來勉勵我們的。譚爸爸的口袋裡有很多小道具,每一樣小道具都配合著他的人生哲學:只願意向左轉而不願意向右轉的迴力鑣,就像是我們一樣,總有些事不想做,這些不想做的事,有時候也真勉強不得;兩顆長得一模一樣的小橡皮球,因為分子結構不同,丟到地上時,一顆可高高彈起,另一顆只停在地上,譚爸爸問我們:「遇到困難時,你是哪一顆球?能夠高高彈起面對,還是從此一蹶不振?」還有幾根釘子,代表著家庭、工作、朋友等等人生組成,我們能不能讓這些釘子,井然有序的組成一間房子,還是讓它散落各處?
        譚爸爸的勉勵之所以感動人心,因為這些不是高調空談,而是來自他的人生體驗。他相信是主的安排,讓他成為醫生;也是主的安排,讓他漂洋過海來到當時醫療並不發達的台灣。初踏上這片土地時,他一句中文都不會講,譚爸爸表示,自己不是學語言的天才,學中文總共失敗了三次,最後因為來台行醫,終於學會中文。是晚,譚爸爸全場用流利的中文演講,令大家眼界大開,至於台語嘛…,「總共有七個聲調,太難了。」


大家一起和譚爸爸來個大合照吧!

▲ 大家一起和譚爸爸來個大合照吧!



        但譚爸爸愛護後山居民的心,並不因語言而有任何隔閡,當年的台東沒有醫院,是譚爸爸在台行醫數年後回美募款,一磚一瓦蓋起當時只有三十床的台東基督教醫院。譚爸爸說,年輕時其實不想當醫師,大學畢業後考醫學院,他只填那麼一個志願,如果上了,那好,如果沒上,對他說不定更好,沒想到他上了,那麼也就去唸了;醫學院唸到要分科時,他不知道自己要選哪一科,最後選了外科,但外科又要他先去學麻醉科。他真的去學了,後來,到了台灣,不管哪一科,譚爸爸都得事事躬親,有一天有個小孩需要麻醉,麻醉的護士放假不在,譚爸爸只能自己動手,當年的苦學,並無浪費。
        然而,即使譚爸爸對台灣後山醫療多有貢獻,本人卻相當謙沖,一字未提,創辦東基、盡心照顧病人,對譚爸爸來說,好像就是那樣自然而然的事,毋須多說,這場演講,譚爸爸最終的目的也只是要鼓勵我們,有機會多下鄉服務。
        大都市的醫療資源充足,但有許多國家並非如此,如今的台灣已經夠富足了,但是在中國大陸、越南、印度等國家,還需要大家的付出。譚爸爸的其中一個孩子,如今在山西服務。譚爸爸說著山西山西,台下的我們有些困惑,是山西,還是陜西?然後突然聽到譚爸爸字正腔圓的說道:「是山西,不是陜西。」看來,這四聲調真的讓譚爸爸苦練許久。
        演講至此,已近一個小時,為彌補譚媽媽這日未能來到聽語所的缺憾,與譚爸爸一同前來的台東基督教醫院林新發主任,找到日前公視節目中,譚爸爸、譚媽媽的採訪片段,播給我們看。片頭是譚媽媽剛中風時,譚爸爸推著她的照片。譚爸爸笑著說,那是最辛苦的時候。
        影片中,譚爸爸陪著譚媽媽做復健,想法子做出方便攜帶出門的簡易復健器材,譚媽媽一開始有命名困難現象,沒辦法講出「拐杖」,譚爸爸就在拐杖上裝了個保麗龍把手,上面寫著「cane」,一來方便把拐杖固定在光滑的桌面上,二來方便提醒譚媽媽拐杖的「名字」。二老雖然歷經一人罹癌、一人中風,但他們的生活並不因病痛劃下句點,反而精采不讓從前。譚爸爸一生為他人服務,到老來,還到處演講,希望啟發大家為他人服務的心,這一粒從美國來的麥子,如今已長成一片麥田。
        影片播畢,本日演講也該告一段落,大家興高采烈的和譚爸爸合影留念,然後依依不捨的送走譚爸爸,繼續星期二晚上的專題討論課程。但是,這天的課程特別不同,因為譚爸爸的一席話,讓在場的老師及同學們,都有著溫暖及感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