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優導師01:吳蘭若老師,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



更新日期:2013-06-11 Tuesday
點閱次數:3349

吳蘭若老師

▲ 吳蘭若老師



        100學年度績優導師的推選,在學年度結束後三個學院經過系所推選及院務會議充分討論後,在101年十月中旬終於出爐。得獎的導師分別維護理學院林季宜老師、陳妙言老師;健康事業管理學院:謝碧晴老師、李世代老師;人類發展與健康學院:吳蘭若老師、洪雅琦老師等共六位,這項榮耀透過校慶在明倫館舉行頒獎。
        頒獎典禮之後,學務處在101學年度的寒假裡開始邀請這幾位得獎人,想與得獎的導師聊聊、想知道他們和導生之間的互動經驗,還有多年來擔任導師的心路歷程。藉此,也想和所有導師們分享。



        102年1月29日的午後,蘭若老師來到學生輔導中心,我們在一間晤談室裡坐下來,開始了這次的績優導師訪談。 訪談人:學生輔導中心馬康哲及志工學生護四三C陳臻德 整理:護四三C陳臻德 受訪人:吳蘭若老師。服務於嬰幼兒保育系,已有十多年的教學服務資歷。
        在經營班級上,蘭若老師經過多年的經驗修正調整後得到以下幾項要訣。首先是「與學生晤談」,聆聽學生的想法,讓導生感受到關心,讓導生知道有事可以找導師商量。其二是「善用班級同儕」,因為學生彼此的關心,老師可以經由少數人進而了解全班動態。三是「鼓勵學生多方面培養能力」協助學生參與大型活動的籌備,不管是系上或班級的活動,培養學生領導、組織、合作等社會能力。再者則是「了解與處理學生需求」,掌握學生問題,給予陪伴與建議,建立對導師的信任關係。
        幼保系對於導師的安排有兩年一任期的規則。蘭若老師陪著懵懂的一年級學生,開始適應大學生活。一個班級裡有七十三位學生,對任何一位導師而言都會感到有些吃力。蘭若老師認為這時候「老師主動接觸」是建立關係很重要的第一步,她積極認識每位學生,透過班會時間、分組聚餐、個別談話了解每位學生的背景與狀況、為什麼念幼保系等等。蘭若老師也陪伴與鼓勵班上的轉學進來的導生,認識自己階段性的目標、調適心態,陪伴學生選擇自己所愛,鼓勵學生面對自己人生的選擇:「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十幾、二十幾歲」。
        蘭若老師特別提到這個觀念與方法:請導生藉由幫助其他同學,來探索並發展自己的興趣。她知道不是每一位就讀幼保系的學生都喜歡幼保工作,所以鼓勵導生從參與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優勢智慧,諸如擔任班級、系學會幹部,參與系或校方舉辦的新生訓練、外校聯誼以及幼保週等活動。蘭若老師鼓勵不同的導生來擔任活動主辦人,讓有意願的導生從中學習幼保專業以外的領導、組織、合作等社會能力,並於其間發現樂趣。在活動籌畫執行的過程中,她也一定會在旁陪伴、協助,適時給予建議並且參與,讓學生感到安心又能學到東西。



        蘭若老師的導生班是承接系學會的責任班級,班上的導生忙於系學會各項活動的同時,蘭若老師藉著陪伴與協助,而有更多時間與導生相處,也看見更多在平日課程、課室或考試中不會發現的事情。有些學生在課業表現並不是特別顯眼,但在自己有興趣的方面積極參與且有好的表現。例如:辦活動時,展現出很好的組織能力、主持功力,擅長於帶動氣氛。體貼的導生們也常在活動結束給予蘭若老師回饋,全班會齊聲對老師表達謝意,讓蘭若老師深受感動。在述說分享著這些深刻銘心經驗的同時,感性的蘭若老師眼眶也再次濕潤。
        與導生會談時,蘭若老師在聽懂他們的需要與想法之後,會藉由分享她自身經驗做為啟動學生思考的引導,協助學生們找到心中所要的方向或選擇。在這些陪伴的歷程裡,蘭若老師試著讓導生了解她願意協助導生解決問題的誠意,讓導生們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只要妳找我,我一定在你旁邊。」她提供自己的電話給所有導生,讓導生可以隨時找得到她。
        獲得績優導師這項殊榮,蘭若老師表示:「我真的很幸運,遇到一群貼心又很棒的孩子們,也因為有學生的回應與支持,我擔任導師的熱忱才能不減!」。蘭若老師除了自己的付出被肯定之外,也希望其他老師的努力能被發現,可以與他人一起分享這麼棒的榮譽跟機會。
        最後,蘭若老師想對她的導生說:「不管喜不喜歡幼保,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選擇的道路負責。要有能力照顧自己,讓人生過得自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要覺得自己是有用的。」蘭若老師對身為導師的期許是「任重道遠」。對導生則期許不一定要將目標只侷限於幼保領域。她抱持著樂觀其成的心情,鼓勵他們多方面探索,依自己的性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