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繪本,領略共讀與創作的趣味
撰文/
學術服務組
王昱婷、武麗君
更新日期:2014-11-04 Tuesday
點閱次數:3948
▲ 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
時間:103年10月16日(四)下午1:30
地點:校本部親仁樓B118
主題:嬰幼兒閱讀帶領與繪本創作
講者:幸佳慧老師
幸佳慧老師因體認到台灣閱讀環境中不足之處,希望透過閱讀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遂於台南成立「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並和學術單位合作委外經營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的兒童閱覽室,於海外求學期間主持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引介國際童書出版的資訊;成立「全國兒童圖書館聯盟網站」,推動閱讀理念與耕耘童書環境。很幸運地,由幼保系邱瓊慧老師邀請到幸佳慧老師,與本校教職員生分享「嬰幼兒閱讀帶領與繪本創作」的經驗。
幸佳慧老師一開始就以溫柔的聲音介紹自己,並詢問在場參與的教師同仁及學生對於繪本閱讀的經驗,想不到很多同學接觸繪本的年紀都比想像中年長,佳慧老師利用幾本有趣的繪本作為範例,以生動活潑地提問方式帶領大家一起享受繪本的魅力。
《哇哇大哭》以湛藍色封面為底中間有位大哭的男孩,老師問:「你們看到了什麼?」、「男孩為什麼哭?」、「水桶有什麼用?」、「她是誰?」等漸進式提問引導大家觀察、組織所看到的畫面,書中圖畫以幽默、創意的想法,將主角及其他孩童因大哭而造成淹水的情形讓小朋友思考,有些小朋友可以辨認衣服花色,進而發現哭泣的孩童變成魚了;「該怎麼辦呢?」小朋友們開始提供解決辦法,在發表意見過程中,讓他們自行思考、發揮想像力,繪本最後是媽媽提著桶子、拿著網子來救援,在網子中撈起的魚已經變回孩子了。希望小朋友能一邊閱讀,一邊運用自己所想出的辦法解決問題,排除害怕的事物,能夠理解自己及他人心理狀態(ToM心智理論)。
▲ 導讀《哇哇大哭》
第二本繪本是《晚安猩猩》,從封面上的猩猩與人類,讀者會發現什麼?他們的表情與動作又代表了什麼?故事內容從管理員向猩猩道晚安開始,疲憊的管理員沒注意籠子鑰匙被猩猩拿走,一邊和各種動物道晚安一邊往家裡方向前進,後頭跟著一隻隻動物,到了管理員家裡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這本繪本內容包含了顏色判別、辨認動物、數數及觀察圖畫小細節等,引導幼兒分析與評論的能力,每頁都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細節等著大家發現。
《PLANE》是一本無字繪本,作者利用老鼠喜歡啃咬東西的特性,將書頁咬一咬、摺一摺後,變成老鼠所需要的紙飛機,而原本書頁因為被老鼠咬掉,底下竟然出現了廣闊的鄉村,黃澄澄的麥田閃閃發亮,小老鼠便乘著紙飛機飛往身後的麥田了。因為沒有任何文字敘述,所以可以讓孩子們發揮想像力說出不同的故事,也許每次故事內容都會依幼兒心情而有所改變。作者運用陰影處理,將平面的紙立體化,加上可愛的小老鼠表情細膩且豐富,讓人不禁好奇著牠會做出什麼新奇的舉動。
【繪本創作】
第二階的講演,幸佳慧則分享了個人的創作經驗和作品。她指出,每一次的創作都有其不同的企圖與實驗性的探索。以「親愛的」這本給學齡兒的繪本,她不僅身兼作者,亦是編者,親自邀約契合的童書繪者參與創作。希望藉由圖畫拋出故事的線索,及推演文字的暗喻,讓插圖不只是故事的陪襯,而是與文字互補交融的美好陳述。
▲ 嬰幼兒閱讀帶領與繪本創作
在故事中,她試圖碰觸一般兒童繪本中較隱諱的「死亡」議題,並擺脫兒童弱勢的刻板形象,塑造了一位「empower」的主人翁,她是孩童,卻是位自立且照應身邊成人生活起居的孩子。此書出版後,得到的迴響讓她始料未及,一位讀者來信:「我從未想到自己會成為單親媽媽…,」讀者的先生早逝,彼時還在襁褓中的女兒,年齡漸長,做母親的知道有一天孩子會詢問自己的父親,但在真實面對時,她全然不知所措。在親子共讀此書後,讀者說,她得到很大的安慰,更意外的是,稚齡的女兒也能理解故事,並深愛此書。
而另一位父親則表示,為孩子展讀此書前,完全沒料到是這樣的故事;身為男性,傳統賦予剛強、堅毅的形象,卻在書裡的角色中被顛覆了,連結到自身經驗面對親人的失喪,不能表達的哀傷,壓抑的情緒,在閱讀中獲得釋放和宣洩,久久不能自已。
最後,幸佳慧分享了「小寶貝與小動物唱遊繪本」,這部結合大自然、動物與兒童互動情誼的套書,發想於她對台灣黑熊的相「識」恨晚,她說,當我發現台灣有黑熊、獼猴如此珍貴的物種,若在現今的兒童讀本中尚付之闕如,那多可惜啊!因此,以朗朗上口、簡單的童詩韻文為主,串連一個男孩、一個女孩與台灣黑熊、獼猴的故事,再加上有聲書:音樂故事CD,來豐富故事敘述的多樣性,讓孩子能一邊唸、一邊唱,除了視覺上的美感經驗,也能有優美動聽的音樂欣賞。
身為兒童閱讀運動重要推手的幸佳慧,在講演中,親身示範說故事的魅力,更強調,早期的閱讀,有助增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她表示,本校幼保系同學,畢業後正是站在幼兒啟發、教育第一線的生力軍,對於兒童閱讀這個區塊,亟待大家一起努力,為台灣的下一代打造豐富、創意和美好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