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姊姊知心時間】-防疫息怒靜心
撰文\學務處 學輔中心 橘姐姐
更新日期:2022-04-28 Thursday
點閱次數:3734
橘姊姊:我們班有人確診,我突然被叫回家隔離,還差點沒地方可以去,真是誇張!我到現在還驚魂未定,什麼東西都還來不及收,我所有東西都在宿舍吼~好麻煩。by同學A
橘姊姊:我跟確診同學使用過同一間教室,雖然我只被要求自主健康管理,但我還是好擔心喔。我需要隔離自己嗎?我很怕我確診然後傳給別人。那我還可以去樓下的全家買東西嗎? by同學B
橘阿姨:我真的不知道現在要不要去實習耶,單位那邊希望我們別去,但不去我可以畢業嗎?老師跟學校好像一團亂?那我現在該安排打工、返鄉避難還是在這邊空等啊!!!啊!!! by同學C (橘姊姊os:同學你累了嗎?)
橘姊姊:Dcard上抱怨連連欸,而且講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情況?學校現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有人可以告訴我們嗎?現在捕風捉影、風聲鶴唳?那我該何去何從? by同學D
親愛的同學ABCD:
橘姊姊第一次收到這麼多來信,著實的被嚇一跳,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樣回應同學比較好。大家面對這一波疫情應該也有類似的感受吧!甚至是好幾倍的驚嚇,疫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捲走我們的安定、生活、計畫,帶來焦慮、害怕、未知和變動。究竟我們如何面對這場風暴呢?
疫情爆發至今已經兩年多,我們的生活跟著病毒變異而起伏,一下緊繃一下放鬆,漸漸的大家變得像一條彈性疲乏的橡皮筋,很難再伸縮自如。疫情現況是什麼?防疫的走向是什麼?適當的閱讀客觀陳述的資料,讓我們能了解現況,有掌控感,也知道若遇到確診、居家隔離,需要做些什麼事。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網路上謾罵越來越多,確診者離自己越來越近,我們的情緒也越來越高,你知道你怎麼了嗎?
累了就休息一下,先停下來看看現在的情境。
今天橘姊姊要教大家一起跟著黃天豪臨床心理師ALL FT「防疫息怒靜心五步驟」穩定心情。當產生焦慮、憂鬱或是憤怒時,不妨試試看讓自己安穩下來,在疫情中好好照顧自己的心。
一、覺察(Aware)憤怒的存在
稍微放下手機,花一點點時間感受一下。
例:現在頭腦脹熱手抖(身體),想要罵爆學校跟疫情(想法),快要氣炸(感覺),要在dcrad文章下留言(行為衝動)。接著想一想,「這些反應,和平常的我有什麼不一樣?」突然發現我平常完全不會這樣欸(辨識)!所以我現在應該很暴怒和憤怒。(命名)
覺察憤怒的存在,注意自身感覺,辨識與平常自己的差異,命名哪個情緒詞最貼切。
二、看見(Look)憤怒底下隱藏的情緒
憤怒常是表層,底下有各式情緒存在。例如:
恐懼:面對無法控制且不確定的威脅。「確診者離我越來越近,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輪到我。」
失望:期待落空。「我們本來要去小旅行的,現在票都要退了」。
無助: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做什麼都沒有用。「實習、實體課、打工什麼都沒了,好像只能等通知」
羞愧:對自己犯的錯感覺到羞愧罪惡。「我真的很抱歉都是我確診,害全班被隔離」。
當看見憤怒底下隱藏的情緒時,記得先做個深呼吸唷!
三、聆聽(Listen)憤怒背後真實的需求
這些憤怒底下隱藏的情緒,其實有重要的意義,就是我們的「想要」。
當前的情況充滿了不確定感,我們當然想要有控制感、自我效能感、安全感,希望自己的生活趕快恢復正軌…而這些「想要」,都是非常合理,且屬於我們內在的重要部份。當聽見憤怒背後真實的需求後,再次做個深呼吸冷靜一下。
四、感受(Feel)並接納內在的意圖
當我們聽見憤怒背後真實的需求,便可以知道:「我的需求是重要的、沒有錯的,是可以且應該被接納的。」
讓自己接納內在這些安全感、控制感、效能感的需求,感受一下你的心還混亂嗎?你的頭腦還熱脹嗎?你的身體還躁動嗎?有沒有與本來的自己稍微連接上了?
五、轉化(Transform)內在意圖成為智慧
當我們接納內在的實質,還需要擁有「區辨」的智慧,區辨生命中會遇到許多非我們預期中的事情,有些是「可改變」,但有些是「不可改變」。
對於可改變的事物,我們去行動,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有辦法可以去處理的;對於不可改變的事物,接受不確定性的同時也保持希望。這樣的區辨也許可以讓我們找回掌控感並且緩解我們的焦慮。
覺察、看見、聆聽、感受、轉化,講了那麼多,就是希望大家在動盪的防疫生活中,觀照自己的內在,恢復平穩,疫情期間,把自己照顧好,就是我們可以做,也是最能做的一件事!
橘姊姊祝福同學們都能夠平安健康!
若防疫造成你們的身心不安,您們仍可以來電或來信,學生輔導中心會陪伴大家一起面對疫情期間的壓力挑戰。
學輔中心專線:(02)28227101分機2431、2432、2433、2434、2439。
學輔中心信箱:ntcncoun@ntunhs.edu.tw
橘姊姊敬上
資料參考:黃天豪臨床心理師 ALL FT防疫息怒靜心五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