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服務特優教師–劉玫英老師


撰文/ 通識中心
劉玫英老師


更新日期:2011-03-15 Tuesday
點閱次數:4170

劉老師(中)與先生、女兒合影。

▲ 劉老師(中)與先生、女兒合影。



        玫英僥倖獲頒99年服務特優教師獎,內心本來就有些心虛,又受學術服務組武組長邀稿,得於校訊中與校內教師同仁們共享自己心路歷程,更是惶恐得不知要寫些什麼。但既已浪得此虛名,似乎也很難迴避這份義務,只好硬著頭皮在校訊的一角汗顏地野人獻曝一番了。
        這次之所以能掠美「服務特優」的榮耀,除了近年來參與許多委員會的工作外(包括擔任:校務會議代表、經費稽核委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教師申評會委員、場地管理委員、委外推動小組委員、研究倫理審議委員、校級及通識教育中心教師評審委員等),還自98年11月起,陸續擔任了編輯本校申請改名計畫書的執行秘書,並參與教育部訪視的籌劃作業;接著99年8月加入了本校申請100-101年度教學卓越計畫之工作,再次擔任執行秘書一職。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及多位長官們的指導與帶領之下,全體同仁夙夜匪懈鞠躬盡瘁,共同推動改名科大計畫及教學卓越計畫的申請作業。兩項重要業務,終在大家殷切的期盼下,圓滿達成;除學校完成改名科大,100-101年教學卓越計畫獎勵補助費,更居年度新上榜學校之冠,全校師生同仁都興奮不已,大家的努力獲得應有的回饋。


劉老師與愛犬(逍晴兒)。

▲ 劉老師與愛犬(逍晴兒)。



        在改名科大與申請教卓的過程中,我看到行政長官們有條不紊地擘劃各項工作,任務分配下去之後,各主管竭力有效地領導單位內同仁,大家同心協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提供最完整的資料,最後彙集到執行秘書這裡,作末端的整合及美編付印。當時由於繳交時間緊迫,為了催件不得已經常打擾大家,在此玫英要請諸位多多原諒,並感謝大家寬宏的包容。現在回顧起來,我深深體會到整個過程就如同蓋房子一般,靠北護60多年來前輩們的貢獻,地基打得夠深、夠紮實,在校的行政及學術主管們架起穩固的樑柱,每位師生員工則盡一己之力,堆砌上一塊塊厚實的磚瓦,而我所擔任的角色,只是最後旋上的那顆小螺絲釘。這一支歷史悠久的團隊共同把北護推上了大學的殿堂,更邁向教學卓越之路。我有幸躬逢其盛參與這些工作,見證歷史上關鍵的一刻,和大家一起寫下北護重要的一頁,已經感到與有榮焉心滿意足了。從小我就比較喜歡作團體中的一份子,例如喜歡合唱不喜歡獨唱,喜歡大隊接力不喜歡個人競賽,大概因為生性有些膽怯,不習慣成為目光焦點。團隊合作可以有人分享痛苦和快樂,更能擁有一種眾志成城的感動,大夥兒一起打拼同甘共苦,凝聚出更強烈的向心力,讓我能與大家更接近、更愛這個學校,我想這就是作「服務」所得到最大的收穫。